长春乐居网 资讯中心 本地新闻

正文

吉林省召开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新闻发布会
来源:乐居财经2021-12-02 14:27:43

  乐居财经讯 12月2日,吉林省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新闻发布会在政府新闻办召开。

  中国吉林网在发布会上获悉,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从今年6月份开始,吉林省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在全省各地已全面启动。截至11月末,全省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已经完成了近80%的总任务量,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和阶段性成果。

以下为发布会实录:

  吉林省召开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新闻发布会

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 贾鹏锋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从今年6月份开始,吉林省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在全省各地已全面启动。截至11月末,全省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已经完成了近80%的总任务量,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和阶段性成果。

  今天,我们请来省应急管理厅副厅长孙廷东先生,向大家详细介绍相关情况。共同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省应急管理厅减灾处处长于德君先生,吉林大学教授陈圣波先生,他们将共同回答记者提问,请各媒体给予深入报道。

  下面,首先请孙廷东副厅长介绍情况。

孙廷东

  大家上午好!首先,非常感谢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对吉林省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出题、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也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

  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专题研究我国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建设问题。会议将实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列为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9项重点工程的第一项重点工程,2020年5月,国务院组建了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国务院办公厅还专门下发通知,全面部署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今年6月21日,李克强总理对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又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扎实做好风险普查,全面摸清灾害风险底数,夯实全社会防灾减灾基础。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这是一个基本国情。

  吉林省是全国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的省份之一,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极端天气以及经济建设活动等影响,洪涝、干旱、大风、冰雹、雨雪冰冻、泥石流、地震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1998年的特大洪水、2009年的大面积长时间干旱、2013年的松原地震、以及“布拉万”“苏力”“狮子山”“利奇马”“美莎克”等台风引发的局地暴雨洪涝和地质灾害,都给全省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造成了巨大损失。

  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其目的就是要摸清全省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找准自然灾害防治的突出短板和弱项,科学评估全省防灾减灾、抗灾救灾和防范应对自然灾害的综合能力,为提升我省防范和应对自然灾害综合能力提供科学依据,为推动吉林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性保障。

  此外,开展风险普查也是一次广泛宣传防灾减灾知识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提高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和技能。通过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宣传发动,使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有效识别灾害风险隐患,对灾害风险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让广大基层群众都能理解和支持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积极参与普查工作。

  全省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自今年6月全面启动以来,全省各有关部门按照行业分工,分头落实各系统普查任务,通过加强培训指导、开展督导检查、实施质量管控等措施,推动各项普查工作落实落地。

  各市(州)、各县(区)都根据调查的专业化需要,建立了专业技术团队,确保普查数据质量和时间进度。根据东北地区气候特点,省自然资源厅、省水利厅、省林草局组织了地质、水旱、森林草原火灾等普查任务中野外调查部分的攻坚式推进,到10月底,基本完成了野外调查作业;省生态环境厅、省交通厅、省气象局、省地震局根据行业特点,充分发挥省属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力量;省应急管理厅、省住建厅通过加强培训,指导各地发动基层力量、细化组织管理;省政数局、“吉林祥云”也为普查的信息化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环境。根据省普查办最新统计,截至11月底,我省普查任务总体进度远超全国平均值,已完成总任务量的77.5%,排在全国前列。

  其中,应急、交通、林草、生态环境、水利、气象等6个行业部门内外业调查阶段进度已接近100%,除房屋建筑调查国家将适当延后开展外,其它各项调查类任务将确保在年底前全部完成。我省的普查工作多次得到国务院普查办的肯定。

  应该说,我省的普查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下一步,我们将严格按照国务院普查办的部署,在开展普查数据集成和评估区划的同时,着力普查成果的应用,确保取得实效。

  关于我省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总体情况我先介绍到这里。下面,我和于德君同志、陈圣波同志一起回答大家的提问。

  吉林广播电视台:我们注意到,灾害风险普查在我国是第一次开展,而且涉及行业领域也比较广。那么,我省的普查工作大体有怎样的时间安排?我省为抓好普查工作都有哪些举措? 谢谢。

  于德君

  省委、省政府对开展全省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高度重视。去年8月初,省政府专门下发通知部署普查工作,并组建了由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为组长、19个省直部门参加的普查领导小组。全省各市(州)、各县(市、区)也全部成立了由政府领导担任组长的普查领导机构,实现了普查领导机构、办事机构、普查工作方案100%覆盖,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普查工作组织体系。

  今年5月底,我省已圆满完成了抚松、桦甸、延吉3个县市的普查试点任务。6月22日,省政府专门召开全省普查工作全面启动大会,全省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工作全面铺开。按照国务院普查办的统一安排,全省普查工作分成三个阶段进行。

  一是全面调查。时间节点为2021年7月-12月。主要是统筹协调全省各地及各有关部门,开展5个灾种致灾调查,形成全省人口、经济、房屋建筑、基础设施、减灾资源等数据集。这一阶段的工作目前我省应急、生态环境、交通、水利、林草、地震等部门已提前完成。

  二是单灾种风险评估与区划。时间节点是2022年1月-6月末。主要是开展数据质检汇交,形成全省调查数据集。由应急、自然资源、住建、交通、水利、林草、气象、地震等主要成员单位组织开展省、市、县三级单灾种和关键要素的评估与区划工作,形成第一批评估与区划成果。由省普查办汇集全省单灾种评估与区划成果,开展省、市、县三级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与区划,形成全省综合性普查成果。

  三是综合评估与区划。时间节点是明年的7月初-12月末。由省普查办配合国务院普查办开展多灾种风险评估、灾害链风险评估,并开展综合防治评估及区划,提出区域综合防治对策,推动普查成果的广泛应用。

  吉林日报: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涉及行业多、专业性强、技术难度大,请问如何做好技术保障和技术统筹工作?下阶段主要任务是什么?

陈圣波

  这次普查是我省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普查工作涉及行业部门多、专业跨度大、成果要求高,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为此,省普查办专门组建了由应急、地震、自然资源、气象、水利、住建、交通、林草、生态环境等行业专业技术队伍和吉林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多学科专家组成的技术组。在省普查办的统筹协调下,技术组已建立了左右协同、上下联动的普查技术工作机制。

  技术组的技术保障和技术统筹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

  一是通过技术组常态化工作机制,强化各行业部门间的技术统筹,做好全省普查技术的协调,制定审核各类技术方案;

  二是严格遵循国家统一构建的普查技术体系,组织开展清查、调查、区划评估等专题技术培训,做好清查、调查、评估和成果应用过程中的技术指导、咨询与服务;

  三是针对吉林省自然灾害特点和风险评估与区划需要开展技术攻关,解决普查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推动普查数据及成果的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

  四是通过对调查数据库和普查成果质量进行质检审核,保证质量和进度的有机统一;

  五是发挥技术组专家多学科专业技术优势,运用遥感、IT与互联网、风险评估模型等先进技术方法,提高普查的科技水平和成果应用效果。

  具体工作包括编制整理调查与评估技术规范合集,设计普查技术手册和答疑解惑小视频,开发进度日报监测程序,组织试点县数据质检核查等等。

  此外,我们在国家质检规则基础了补充质检规则1570多条,开发数据检查程序,收集整理质检反查材料,编制质检方案和质检模板,为近期将开展的全省应急行业普查数据质检核查做好技术支撑。

  下一阶段,我们将按照国普办统一要求和部署,认真开展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完成全省各行业普查数据汇交和综合审核;

  二是完成试点县的风险评估与区划制图;

  三是完成应急部门牵头普查任务的风险评估与区划制图;

  四是完成全省综合风险评估与区划制图;

  五是结合实际推进普查成果的应用。谢谢!

  吉林广播电视台:请问本次普查能够取得的成果有哪些?将在哪些领域发挥作用?于德君

  按照国家对本次普查的规划和安排,普查的重点是摸清地质灾害隐患点、水旱灾害易发区、森林草原火灾风险点、气象灾害风险区域、地震断裂带、活动断层等灾害风险的分布情况和风险水平,以及全省各地人口、经济、房屋建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系统等承灾体的分布、价值和抗灾能力,还有历史灾情、综合减灾能力等灾害管理信息等等。

  其中,对森林草原火灾、气象灾害、地震灾害等风险情况和房屋建筑、公共服务系统、综合减灾能力等基本信息的全面调查是我国首次开展。

  在获取灾害风险、承灾体和减灾能力等全口径数据后,依托国家灾害研究方面的权威专家团队构建数据分析模型,结合各省市相关专家学者的知识储备和本地经验,真实、全面、科学地反映出区域灾害风险情况和防灾减灾能力水平。

  最终形成的是两大类成果:

  一是数据类成果,包括地质、地震、水旱、气象、森林草原火灾等自然灾害,以及承灾体、综合减灾资源和历史灾情等标准化数据库,同时厘清各数据集之间的关系。

  二是分析评估类成果,灾害风险普查涉及数据门类和项目繁多,数据间关系和权重各有不同,单类别数据集和综合数据库都必须经过科学严谨的分析,形成易于理解的报告类、图件类成果,为政府工作实践和群众生产生活提供指导与帮助。

  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在我国是第一次开展,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次在政府层面组织大规模灾害风险类调查,西方国家类似的调查工作主要都是保险行业组织开展的商业行为,其初衷和规模都与我国的灾害风险普查相差甚远。

  根据我国的灾害管理体制,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主要由政府来承担,本次普查的成果将主要为各级政府做好国土空间开发、减灾资源投入、应急救援力量部署等一系列相关工作提供决策支撑,同时也能为群众在社会活动中规避灾害风险、减少灾害损失提供指导。谢谢。

  中国吉林网:请问我省此次开展的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主要有哪些特点?

  孙廷东

  归纳起来,我省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普查的灾种“全”,任务量“大”。涵盖了地震、地质、气象、水旱、森林和草原火灾等五大类自然灾害。

  二是普查涉及的内容“多”,时间“紧”。本次普查包括致灾要素、承灾体、历史灾害和综合减灾能力等要素的全面调查。还包括重点隐患调查与评估,建立分类型、分区域的省级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与减灾能力数据库,开展单灾种和综合风险评估,编制各级自然灾害系列风险图等,而且要在明年上半年全面完成全省普查任务,时间紧、任务重。

  三是普查的综合性“强”,技术要求“高”。本次普查不仅包含多类型的致灾要素调查,还涵盖家庭人口、房屋建筑、公共服务设施、交通设施、三次产业等重要承灾体要素的调查和历史灾害、综合减灾能力调查,是一次对自然灾害风险要素的“全集”调查,涉及行业众多。

  四是普查预期成果“多”,未来发挥作用空间“大”。普查将产生一大批数据、图件和文字报告成果,这些成果不仅能直接为监测预警、应急指挥、抢险救灾提供数据和科技支撑,也能为自然灾害防治和灾害综合风险防范等工作提供有力支撑,与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可持续健康发展息息相关,与每一位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谢谢。



标签: 风险 评估 调查
重要提示:本页面内容,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广告服务性信息。页面所载内容不代表本网站之观点或意见,仅供用户参考和借鉴,最终以开发商实际公式为准。商品房预售须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用户在购房时需慎重查验开发商的证件信息。本页面所提到的房屋面积如无特别标示,均指建筑面积。

楼盘点评

    暂无评论, 您可以发起评论
    LejuMF 18043057353 加入城市买房砍价群。实时讨论购房热点话题